新浪期货:沪铜宽幅震荡
 从供需面来看,铜的基本面难以快速改变,2018年铜精矿供应相对会趋于缓和,但需求端由于电网投资继续疲软,房地产加码,需求还需看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投资,料想整个2018年铜供应还是维持供需大致平衡的格局。
  从成本端,矿山可接受成本在3500美元/吨左右,矿山成本有进一步下滑空间不大,矿山对于现在铜价还有比较大的盈利空间,矿山产量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减少,甚至还有上升的区间,但是环保力度的加大和铜矿品质的下降也会提高矿山的成本。
  从宏观经济,经济增速分化、政策难宽松。美国方面,美元数
  据强劲,2018有加息继续加息可能。中国方面,房价调控力
  度加大,改革继续,环保监管升级,经济平稳发展。
  综合上述,2018年月沪铜(53520, -40.00, -0.07%)维持震荡可能性偏大,供应端体现全球矿铜产量恢复性增长与中国限制废铜进口之间的主要矛盾,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投放和房地产限制和电网投资下滑,后市沪铜维持在大区间48000~60000元/吨宽幅震荡,LME铜6000~7500美元/吨。
  一、行情回顾
  回顾2017年行情,沪铜整体展现震荡上扬格局,沪铜在10月17日创出四年半新高55910元/吨,截止12月21日收盘,今年沪铜累计涨幅达19%。年初智利某大型铜矿长达43天的罢工,开启本年度铜价上涨的前戏;二三季度两度炒作中国7类废铜2018年底禁止进口,再度将铜价拉上近三年的高点延续去年上涨势头。围绕海外铜矿罢工造成铜精矿供应不足、中国进口废铜的政策收紧等供应端收缩的主要矛盾展开;但中国精铜进口下滑、全球精铜库存变化并不明显等特征,说明全球需求增长并不乐观,也制约铜价的上涨高度。
  二、宏观方面
  1、经济增速分化、政策难宽松
  据IMF2017年10月11日的最新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62%,比2016年底预测3.08%高出0.58个百分点,全面调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速。
  各国经济增速与政策分化导致部分国家的流动性开始收紧,其溢出效应将牵连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国家(目前来看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资本外逃以及流动性紧张的状况,此类国家内部金融资产受资金面的扰动变大,其价格出现与基本面状况相背离的现象将越来越常见,避险情绪导致金融资产发生波动。
2、去杠杆继续,房地产调控加码,改革继续发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经济参考报》即日起推出“楼市后调控时代”系列报道,察访楼市实情,探索如何利用好当前的窗口期,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历经“9·30”“3·17”两轮房地产调控持续发力,一二线城市齐齐进入环比“量价齐跌”阶段,周期性拐点正在不断逼近。
  2017年国庆黄金周楼市经历最新一轮调控,从9月30日至今,已有19个城市实施新政。为什么是国庆期间集中推出政策有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因为长假及之后是传统的买房热门时间,此举“不仅可以迅速消解恐慌的市场情绪,也从实际上及时有效抑制过度的投机,从而稳定楼市”。
  中国经济还是保持稳定,产业继续进行调整,房地产继续调控,通过拉动基建来弥补改革带来的经济下滑,整体保持平稳。
  三、供需分析
  全球精炼铜供需现状
  伦敦12月13日消息,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周三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0.57万吨,2016年全年为短缺10.2万吨。截至10月底可报告库存较2016年底增加5.7万吨。
  1-10月全球矿山铜产量为1,687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0.2%。1-10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949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中国产量显著增加39.4万吨,而智利产量减少18万吨。今年1-10月全球铜消费量为1,949万吨,上年同期为1,957万吨。中国前10个月表观消费同比增加3.5万吨至968.2万吨,约占全球需求的50%。欧盟28国产量同比增加3%,且需求为284.8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0.7%。今年10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98.25万吨,消费量为191.76万吨。
  伦敦12月20日消息,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新的月报中称,今年9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13.2万吨,8月为过剩9.4万吨。今年前9个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18.1万吨,上年同期为短缺16.7万吨。9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98万吨,消费量为211万吨。
  中国9月保税仓库铜库存为短缺13.2万吨,8月为过剩7.9万吨。
  2、供应端
  (1)废铜进口存忧虑
  废铜进口限制发酵,不仅仅是废六类废铜,更大的影响在于废七类废铜进口,废铜进口缺口将由精铜代替,从而触发铜价上涨预期。2018年起,国内收货人证书中,加工利用单位与国内收货人必须统一,进口许可证中,进口商与利用商必须统一。短期铜价受废六类的进口限制提振,长期预期在于废七类进口限制。根据安泰科和再生分会的统计,2016年进口废杂铜总量为335万吨,其中废六类和废七类的含铜量分别为100万吨和30万吨。
  (2)海外铜矿产出快速恢复
  预计未来2年全球铜精矿产能年增长速度仍保持在3.5%以上。2018年新扩建项目有第一量子旗下的CobrePanama项目,预计新增产能32万吨,以及南方铜业旗下Tuquepala项目,预计新增产能10万吨。
  三季度,全球十大铜精矿企业对2017年产量的预期进行调整。9月情况来看,2017财年产量较上次维持平稳,不过,随着下半年矿山不利因素的解除,2018财年预期产量环比有一定的弹性增量。自由港称将出让Grasberg铜矿51%的所有权并在巴布亚省建立第二座冶炼厂,同时还承诺在Grasberg矿进一步投资约200亿美元。
  相应的,自由港可“立即”申请将采矿许可有效期从2021年向后延期十年,并且有望最终延期至2041年。嘉能可表示非洲矿山将在2018年复产,目前的动作来看,嘉能可的复产或依然维持在2018年。整体上,2017年至2020年,十大铜精矿企业目前仅仅只有2018年嘉能可因非洲矿山复产则增加铜矿供给。但是由于总量仅20万吨,而其他矿商没有增产项目。
  而十大铜精矿企业之外,2017年上半年,新增的铜矿扩产项目不多,主要是此前投资的矿山开始逐步形成产能布放。刚果(金)科卢韦齐(Kolwezi)铜矿项目,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拟于2017年投产,规划产能为每年产铜5.8万吨。另外,Kamoa铜矿项目目前尚无建设时间表。而6月份消息,紫金矿业刚果项目已经开始出矿。另外,铜陵有色Mirador铜矿短期实际产出或仅在10万吨左右,并且或从2018年开始才形成稳定的供应。
  拉美和非洲现有在产矿山和基本假设下项目产量分别在2019、2020年达到顶峰。全球来看,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拉丁美洲仍会是产量最大地区,而非洲则将贡献2016-2020全球新增产量的将近一半,扩建项目对未来矿山新增产量至关重要。未来五年新建的大型铜矿项目极少,仅有第一量子的巴拿马项目预计在2019年投产。2018-2020年全球铜精矿产能新增分别约为48万吨、34万吨、34万吨。2018年干扰项目的复产及新项目的投产带动下,全球铜精矿供求关系仍将转向过剩状态,2019年由于冶炼需求的快速增长,过剩量将缩减。
  (3)国内精炼铜供应延续快速增长
  2018年计划投放产能157万吨,多数部分产能投放在下半年,产出量不会对2018年市场造成影响。预计2018年真正产能投放只有35-45万吨(中国黄金/灵宝/);另外2017年铜企减产可能性比较小,因此2018年最大运行总产能将在980万吨左右,运行产能同比下降5%。
  (4)矿山产量上升,冶炼厂TC受益
  今年全年除了二季度受智利铜矿长时间罢工影响,TC跌到80美元每吨附近外,大多数时间铜精矿TC运行在85美元每吨上方,而且,现货加工费三季度逐步达到90美元左右,据说有个别单能达到95美元左右。在CSPT召开内部季度会议上确定2017年四季度最低接受TC/RC价格为95美元/吨和9.5美分/磅,一定程度显示海外矿企在提高产出率以弥补冶炼厂的长单损失。从未来1-2年矿山新产能计划来看,以3%增长率测算,大概率能维持当前的相对较高加工费报价。
  3、需求端
  (1)电网投资高增速不再
  从终端需求来看,电缆行业需求缺乏亮点,2017年国家电网计划电网投资额4657亿元,比016年计划投资额增长6.1%,比实际完成投资额下降6.4%。2017年
  从电缆企业反馈来看,电网订单增速有限,今年以来电网完成投资额增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式高速发展的电网投资不再,中国式终端消费格局悄然改变。
  (2)中国终端消费仍存在新的需求-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单车铜用量是传统汽车的3-4倍,传统汽车用铜量约23kg/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60kg/辆,纯电动汽83kg/辆。充电桩充电模式分为交流和直流,铜的用量分别在8kg和60kg左右。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方向转变,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大势所趋。我国计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达到200万辆,配套累计建成充电站1.2万个,充电桩450万个,每年新增用铜10万吨以上。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将拉动锂电铜箔、铜质车用线束的需求增长。
  空调方面,10月空调产量增速再度出现大幅回升,为同比增长13.5%,较7月份的同比增长20.9%,出现大幅回落7.5个百分点。不过值得注意的,10月共计生产空调1347.3万台,较此前每月高达近2000万台的产量相比已然显著回落。汽车方面,11月汽车产量增速再度转为回落,11月汽车实际产量也回落至310.7万辆。
  (4)房地产加码,差价萎缩
  房地产方面,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465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增速比1-10月份降低0.3个百分点,随着全国性的限购政策,房屋成交量萎。
  4、成本端
  2018年,铜精矿企业生产成本下滑的空间减缓,我们认为2018年重点关注非洲、智利和秘鲁三大铜产区成本的下移情况。其中,智利铜矿山主要关注国家铜业公司,从其表现来看,我们认为智利铜矿山的成本应该大致相似,多数矿山成本可以降低至3500美元/吨以下,因此是可以接受3500美元/吨的价格。
  预计2018年,由于环保的监控趋严和智利矿的品质降低,铜精矿的成本有所提高。
  5、库存
  全球铜库存情况:库存难降,高位震荡
  截止12月15日,本年全球大交易所库存,LME库存减少12.7万吨,SHFE库存减少0.4万吨,COMEX库存增加12..1万吨,全球总库存减少约1万吨。保税库库存同期减少2.4万吨。对美国基建的期望,今年全年库存由欧洲向美国转移,国内库存基本保持不变
  四、市场结构
  2018年,房产的调控继续加码,货币继续趋紧,中国经济趋于平稳,整个宏观还是比较中性。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周度报告显示,截至12月12日当周,COMEX非商业铜净多头头寸全年减少18009手,至27754手。
  五、总结
 1.从供需面来看,铜的基本面难以快速改变,2018年铜精矿供应相对会趋于缓和,但需求端由于电网投资继续疲软,房地产加码,需求还需看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投资,料想整个2018年铜供应还是维持供需大致平衡的格局。  2.从成本端,矿山可接受成本在3500美元/吨左右,矿山成本有进一步下滑空间不大,矿山对于现在铜价还有比较大的盈利空间,矿山产量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减少,甚至还有上升的区间,但是环保力度的加大和铜矿品质的下降也会提高矿山的成本。
  3.从宏观经济,经济增速分化、政策难宽松。美国方面,美元数据强劲,2018有加息继续加息可能。中国方面,房价调控力度加大,改革继续,环保监管升级,经济平稳发展。   4.综合上述,2018年月沪铜维持震荡可能性偏大,供应端体现全球矿铜产量恢复性增长与中国限制废铜进口之间的主要矛盾,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投放和房地产限制和电网投资下滑,后市沪铜维持在大区间48000~60000元/吨宽幅震荡,LME铜6000~7500美元/吨。
  从成本端,矿山可接受成本在3500美元/吨左右,矿山成本有进一步下滑空间不大,矿山对于现在铜价还有比较大的盈利空间,矿山产量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减少,甚至还有上升的区间,但是环保力度的加大和铜矿品质的下降也会提高矿山的成本。
  从宏观经济,经济增速分化、政策难宽松。美国方面,美元数
  据强劲,2018有加息继续加息可能。中国方面,房价调控力
  度加大,改革继续,环保监管升级,经济平稳发展。
  综合上述,2018年月沪铜(53520, -40.00, -0.07%)维持震荡可能性偏大,供应端体现全球矿铜产量恢复性增长与中国限制废铜进口之间的主要矛盾,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投放和房地产限制和电网投资下滑,后市沪铜维持在大区间48000~60000元/吨宽幅震荡,LME铜6000~7500美元/吨。
  一、行情回顾
  回顾2017年行情,沪铜整体展现震荡上扬格局,沪铜在10月17日创出四年半新高55910元/吨,截止12月21日收盘,今年沪铜累计涨幅达19%。年初智利某大型铜矿长达43天的罢工,开启本年度铜价上涨的前戏;二三季度两度炒作中国7类废铜2018年底禁止进口,再度将铜价拉上近三年的高点延续去年上涨势头。围绕海外铜矿罢工造成铜精矿供应不足、中国进口废铜的政策收紧等供应端收缩的主要矛盾展开;但中国精铜进口下滑、全球精铜库存变化并不明显等特征,说明全球需求增长并不乐观,也制约铜价的上涨高度。
  二、宏观方面
  1、经济增速分化、政策难宽松
  据IMF2017年10月11日的最新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62%,比2016年底预测3.08%高出0.58个百分点,全面调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速。
  各国经济增速与政策分化导致部分国家的流动性开始收紧,其溢出效应将牵连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国家(目前来看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资本外逃以及流动性紧张的状况,此类国家内部金融资产受资金面的扰动变大,其价格出现与基本面状况相背离的现象将越来越常见,避险情绪导致金融资产发生波动。
2、去杠杆继续,房地产调控加码,改革继续发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经济参考报》即日起推出“楼市后调控时代”系列报道,察访楼市实情,探索如何利用好当前的窗口期,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历经“9·30”“3·17”两轮房地产调控持续发力,一二线城市齐齐进入环比“量价齐跌”阶段,周期性拐点正在不断逼近。
  2017年国庆黄金周楼市经历最新一轮调控,从9月30日至今,已有19个城市实施新政。为什么是国庆期间集中推出政策有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因为长假及之后是传统的买房热门时间,此举“不仅可以迅速消解恐慌的市场情绪,也从实际上及时有效抑制过度的投机,从而稳定楼市”。
  中国经济还是保持稳定,产业继续进行调整,房地产继续调控,通过拉动基建来弥补改革带来的经济下滑,整体保持平稳。
  三、供需分析
  全球精炼铜供需现状
  伦敦12月13日消息,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周三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0.57万吨,2016年全年为短缺10.2万吨。截至10月底可报告库存较2016年底增加5.7万吨。
  1-10月全球矿山铜产量为1,687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0.2%。1-10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949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中国产量显著增加39.4万吨,而智利产量减少18万吨。今年1-10月全球铜消费量为1,949万吨,上年同期为1,957万吨。中国前10个月表观消费同比增加3.5万吨至968.2万吨,约占全球需求的50%。欧盟28国产量同比增加3%,且需求为284.8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0.7%。今年10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98.25万吨,消费量为191.76万吨。
  伦敦12月20日消息,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新的月报中称,今年9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13.2万吨,8月为过剩9.4万吨。今年前9个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18.1万吨,上年同期为短缺16.7万吨。9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98万吨,消费量为211万吨。
  中国9月保税仓库铜库存为短缺13.2万吨,8月为过剩7.9万吨。
  2、供应端
  (1)废铜进口存忧虑
  废铜进口限制发酵,不仅仅是废六类废铜,更大的影响在于废七类废铜进口,废铜进口缺口将由精铜代替,从而触发铜价上涨预期。2018年起,国内收货人证书中,加工利用单位与国内收货人必须统一,进口许可证中,进口商与利用商必须统一。短期铜价受废六类的进口限制提振,长期预期在于废七类进口限制。根据安泰科和再生分会的统计,2016年进口废杂铜总量为335万吨,其中废六类和废七类的含铜量分别为100万吨和30万吨。
  (2)海外铜矿产出快速恢复
  预计未来2年全球铜精矿产能年增长速度仍保持在3.5%以上。2018年新扩建项目有第一量子旗下的CobrePanama项目,预计新增产能32万吨,以及南方铜业旗下Tuquepala项目,预计新增产能10万吨。
  三季度,全球十大铜精矿企业对2017年产量的预期进行调整。9月情况来看,2017财年产量较上次维持平稳,不过,随着下半年矿山不利因素的解除,2018财年预期产量环比有一定的弹性增量。自由港称将出让Grasberg铜矿51%的所有权并在巴布亚省建立第二座冶炼厂,同时还承诺在Grasberg矿进一步投资约200亿美元。
  相应的,自由港可“立即”申请将采矿许可有效期从2021年向后延期十年,并且有望最终延期至2041年。嘉能可表示非洲矿山将在2018年复产,目前的动作来看,嘉能可的复产或依然维持在2018年。整体上,2017年至2020年,十大铜精矿企业目前仅仅只有2018年嘉能可因非洲矿山复产则增加铜矿供给。但是由于总量仅20万吨,而其他矿商没有增产项目。
  而十大铜精矿企业之外,2017年上半年,新增的铜矿扩产项目不多,主要是此前投资的矿山开始逐步形成产能布放。刚果(金)科卢韦齐(Kolwezi)铜矿项目,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拟于2017年投产,规划产能为每年产铜5.8万吨。另外,Kamoa铜矿项目目前尚无建设时间表。而6月份消息,紫金矿业刚果项目已经开始出矿。另外,铜陵有色Mirador铜矿短期实际产出或仅在10万吨左右,并且或从2018年开始才形成稳定的供应。
  拉美和非洲现有在产矿山和基本假设下项目产量分别在2019、2020年达到顶峰。全球来看,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拉丁美洲仍会是产量最大地区,而非洲则将贡献2016-2020全球新增产量的将近一半,扩建项目对未来矿山新增产量至关重要。未来五年新建的大型铜矿项目极少,仅有第一量子的巴拿马项目预计在2019年投产。2018-2020年全球铜精矿产能新增分别约为48万吨、34万吨、34万吨。2018年干扰项目的复产及新项目的投产带动下,全球铜精矿供求关系仍将转向过剩状态,2019年由于冶炼需求的快速增长,过剩量将缩减。
  (3)国内精炼铜供应延续快速增长
  2018年计划投放产能157万吨,多数部分产能投放在下半年,产出量不会对2018年市场造成影响。预计2018年真正产能投放只有35-45万吨(中国黄金/灵宝/);另外2017年铜企减产可能性比较小,因此2018年最大运行总产能将在980万吨左右,运行产能同比下降5%。
  (4)矿山产量上升,冶炼厂TC受益
  今年全年除了二季度受智利铜矿长时间罢工影响,TC跌到80美元每吨附近外,大多数时间铜精矿TC运行在85美元每吨上方,而且,现货加工费三季度逐步达到90美元左右,据说有个别单能达到95美元左右。在CSPT召开内部季度会议上确定2017年四季度最低接受TC/RC价格为95美元/吨和9.5美分/磅,一定程度显示海外矿企在提高产出率以弥补冶炼厂的长单损失。从未来1-2年矿山新产能计划来看,以3%增长率测算,大概率能维持当前的相对较高加工费报价。
  3、需求端
  (1)电网投资高增速不再
  从终端需求来看,电缆行业需求缺乏亮点,2017年国家电网计划电网投资额4657亿元,比016年计划投资额增长6.1%,比实际完成投资额下降6.4%。2017年
  从电缆企业反馈来看,电网订单增速有限,今年以来电网完成投资额增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式高速发展的电网投资不再,中国式终端消费格局悄然改变。
  (2)中国终端消费仍存在新的需求-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单车铜用量是传统汽车的3-4倍,传统汽车用铜量约23kg/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60kg/辆,纯电动汽83kg/辆。充电桩充电模式分为交流和直流,铜的用量分别在8kg和60kg左右。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方向转变,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大势所趋。我国计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达到200万辆,配套累计建成充电站1.2万个,充电桩450万个,每年新增用铜10万吨以上。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将拉动锂电铜箔、铜质车用线束的需求增长。
  空调方面,10月空调产量增速再度出现大幅回升,为同比增长13.5%,较7月份的同比增长20.9%,出现大幅回落7.5个百分点。不过值得注意的,10月共计生产空调1347.3万台,较此前每月高达近2000万台的产量相比已然显著回落。汽车方面,11月汽车产量增速再度转为回落,11月汽车实际产量也回落至310.7万辆。
  (4)房地产加码,差价萎缩
  房地产方面,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465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增速比1-10月份降低0.3个百分点,随着全国性的限购政策,房屋成交量萎。
  4、成本端
  2018年,铜精矿企业生产成本下滑的空间减缓,我们认为2018年重点关注非洲、智利和秘鲁三大铜产区成本的下移情况。其中,智利铜矿山主要关注国家铜业公司,从其表现来看,我们认为智利铜矿山的成本应该大致相似,多数矿山成本可以降低至3500美元/吨以下,因此是可以接受3500美元/吨的价格。
  预计2018年,由于环保的监控趋严和智利矿的品质降低,铜精矿的成本有所提高。
  5、库存
  全球铜库存情况:库存难降,高位震荡
  截止12月15日,本年全球大交易所库存,LME库存减少12.7万吨,SHFE库存减少0.4万吨,COMEX库存增加12..1万吨,全球总库存减少约1万吨。保税库库存同期减少2.4万吨。对美国基建的期望,今年全年库存由欧洲向美国转移,国内库存基本保持不变
  四、市场结构
  2018年,房产的调控继续加码,货币继续趋紧,中国经济趋于平稳,整个宏观还是比较中性。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周度报告显示,截至12月12日当周,COMEX非商业铜净多头头寸全年减少18009手,至27754手。
  五、总结
 1.从供需面来看,铜的基本面难以快速改变,2018年铜精矿供应相对会趋于缓和,但需求端由于电网投资继续疲软,房地产加码,需求还需看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投资,料想整个2018年铜供应还是维持供需大致平衡的格局。  2.从成本端,矿山可接受成本在3500美元/吨左右,矿山成本有进一步下滑空间不大,矿山对于现在铜价还有比较大的盈利空间,矿山产量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减少,甚至还有上升的区间,但是环保力度的加大和铜矿品质的下降也会提高矿山的成本。
  3.从宏观经济,经济增速分化、政策难宽松。美国方面,美元数据强劲,2018有加息继续加息可能。中国方面,房价调控力度加大,改革继续,环保监管升级,经济平稳发展。   4.综合上述,2018年月沪铜维持震荡可能性偏大,供应端体现全球矿铜产量恢复性增长与中国限制废铜进口之间的主要矛盾,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投放和房地产限制和电网投资下滑,后市沪铜维持在大区间48000~60000元/吨宽幅震荡,LME铜6000~7500美元/吨。
手机扫一扫,直接看页面